3.1 企业信息化与IT/IS的应用
21世纪初,八国集团在日本冲绳发表《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认为“信息通讯技术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最强有力动力之一,并将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霍 and 朝 2017)。汪, 张, and 周 (2006) 认为:“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大规模应用,即所谓的企业信息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最重要和最深刻的一次技术变迁”。一般认为,信息化(informatization)是以信息与通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变革影响经济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一个过程。对于这一概念的界定和表述有很多种,林毅夫 and 董先安 (2003) 较早给出了比较规范的定义,即“信息化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与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各部门扩散的基础之上,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的过程”。这个定义强调了信息化的三个特点:其一,信息化建立在信息技术演进,社会环境变化和技术创新扩散应用三大要素基础上,其二,信息化的目的是促进与提升现有经济与社会体系结构,其三,信息化是一个持续演化的动态过程。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认为企业信息化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演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与信息技术在企业应用的基础上,运营信息技术改造现有流程、组织结构的过程”。
参考文献
林毅夫, and 董先安. 2003. “信息化,经济增长与社会转型.”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汪淼军, 张维迎, and 周黎安. 2006. “信息技术、组织变革与生产绩效——关于企业信息化阶段性互补机制的实证研究.” 经济研究, no. 01: 65–77.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2006&filename=JJYJ200601007&uid=WEEvREdxOWJmbC9oM1NjYkZCbDZZZ2duc0ZCaHo2ekNvK1FLTEFueFBJUWg=$R1yZ0H6jyaa0en3RxVUd8df-oHi7XMMDo7mtKT6mSmEvTuk11l2gFA!!&v=MzAxNDIxTHV4WVM3RGgxVDNxVHJXTTFGckNVUkxLZVorUm5GeTNnVnIzTEx5ZlNaTEc0SHRmTXJvOUZZNFI4ZVg=.
霍亮, and 朝乐门. 2017. “可视化方法及其在信息分析中的应用.” 情报理论与实践, no. 04 vo 40: 111–16. 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7&recid=&FileName=QBLL201704020&DbName=CJFDLAST2017&DbCode=CJFQ&yx=Y&pr=&URLID=11.1762.G3.20170414.1146.020.